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赵鹏翔李生赵翼之字鹏翔宣城主簿李生善画,京师人。) 宋 · 周紫芝
人间作画如作诗,妙由心得非人为。
五日一石十日水,此事无乃亦可期。
向来郭恕先,妙手真复奇。
经年不肯下一笔,胸中丘壑谁当知。
忽然有兴不可遏,写作槎枒风雨枝。
回头却笑阎立本,缓急与人为画师。
李生闻是成远后,一生落魄唯饮酒。
贵人金多不可呼,閒日为多画日偶(明抄、徐本作少)
心知公子非俗人,平生笔底波澜翻。
故作沧江与巨石,要看万里风涛相吐吞。
谁知此老不足数,自笑一生常苦辛。
桃花水暖小艇窄,十年辜负江边春。
时危力小去未得,画图入眼空伤神。
奏请移禘祀在中旬 北魏 · 元澄
 出处:全后魏文卷十七
谨案《礼记》:曾子问曰:「诸侯旅见天子,不得成礼者几」?
孔子曰:「四,太庙火、日蚀、后之丧、雨沾服失容则废」。
臣等谓元日万国贺,应是诸侯旅见之义。
若禘废朝会,孔子应云五,而独言四,明不废朝贺也。
郑玄《礼》注云:「鲁礼,三年丧毕,祫于太祖,明年春,禘群庙」。
又《郑志》,检鲁礼,《春秋》昭公十一年夏五月,夫人归氏薨,十三年五月大祥,七月释示覃,公会刘子及诸侯于平丘,八月归,不及于祫;
,公如晋,明十四年春归祫,明十五年乃禘。
《经》曰:「二月癸酉,有事于武宫」。
《传》曰:「禘于武公」。
谨案《明堂位》曰:「鲁,王礼也」。
丧毕祫禘,似有退理。
详考古礼,未有以祭事废元会者。
《礼》云「吉事先近日」,脱不吉,容改筮三旬。
寻摄太史令赵翼等列称,正月二十六日祭亦吉。
请移禘祀在中旬十四日,时祭移二十六日,犹曰春禘,又非退义。
祭则无疏怠之讥,三光有顺轨之美。
既被成旨,宜即宣行。
臣等伏度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
君举必书,恐贻后诮。
辄访引古籍,窃有未安。
臣等学缺通经,识不稽古,备位枢纳,可不必陈。
冒陈所见,伏听裁衷(《魏书·礼志》二。熙平二年十二月侍中司空、领尚书令任城王澄度支尚书崔亮奏。)
论彰义1115年 宋 · 葛胜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七三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宪宗元和九年秋讨,至十有二年冬十一月然后元济就独之诛。
尝私怪宪宗以英锐之资而制一孺子,据上人之势而讨一叛臣,圜天下之兵而搏蚍蜉蚁子之聚,将李愬、光颜之朋而与赵玉、仁清为敌,当吴、蜀、江东、泽潞、易定、魏博厎平之后,破竹迎刃之势,而致讨于蕞尔之三州,碫石投卵,未足为易。
宜其咄嗟谈笑之间,摧灭破荡,顾乃涉四年而后定,尝窃迟之。
论者曰自希烈盗蔡而少诚踵之,弥四十年,民不知天子之恩泽,习暴掠,嗜搏斗,宛然有夷貊风。
赵翼其北,承宗为之援,齐隐其东,师道为之谋,内恃陂浸以为阻,是以拿兵累年,官军仅克其一县,厎定若此艰难也。
尝窃迹其事,政以当时庙堂有二失五败而已。
讨蔡之役未竟,而堂堂之师又出于镇、冀之郊。
于时李绛谓蔡镇不可并取,韦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张弘靖谓戎事并兴,鲜克有济,请俟淮西平乃治承宗,而谋适不用。
方且命刘总武强之役,诿郗士美柏乡之战,是以势分力屈,兵不坚决,其失一矣。
李逢吉险谲,王涯暗沓,非惟才识不足属大事,且忌裴度有功,阴图阻止,排抵中伤,訾訾百绪,而帝不之察。
顾使与并肩当国,由是二子得与钱徽、萧俛辈共为首鼠,而屡有休师之请。
逮至十二年,逢吉始罢,十三年始出,不既晚耶?
其失二矣。
杜牧论兵,谓元和诛蔡,天下乾耗,四岁不能取,由五败不去也。
牧之言,诚中时病。
当是时,调兵诸道,名为客军。
每战,客军居前,主人在后,志羸力弱,多致败衄,此董重质所深恨也。
以不蒐练为一败,信矣。
韩愈请四道置兵,道率三万,乘时逐利,一日俱纵,则蔡首尾不救,可以责功。
吴武陵欲分三大将环贼而屯,以实期授濒蔡诸将,而以三期绐贼,皆指日破贼计也。
而不议出此,是以师老兵屈,饷亿不继,天子至出禁钱以赡军,程异讽诸路输货,李鄘先诸道籍府库,皇甫镈且因是得宰相
以不责实料食为二败,信矣。
韩弘都统,以官齐王锷为耻,陈书自列,遽授司徒,班上;
他时诸将告捷,辄累日不怡,逗挠若此,而受赏每与诸将埒,虽裴度犹畏之,至避「更张琴瑟」之语。
以赏重为三败,信矣。
袁滋斥堠,与贼通好,六月无功,而止贬为刺史
高霞寓轻悍寡谋,统制不善,败于铁城,而旋召为将军
严绶有磁丘之衄,令狐通马塘之败,而未闻斥责以励将卒。
以轻罚为四败,信矣。
崔峻为监军李义成为制将,谋画不同,进退掣肘,一曰为偃月,一曰为鱼丽,三军万夫,目翔惝恍之间,贼骑之来,每至折北。
以不专任责成为五败,信矣。
乡使二失五败无可议之迹,则缓不过岁月无蔡州矣,何至旷日持久而后胜,相府有横尸之祸,陵戟有燔毁之辱乎!
议者徒见德宗合十六道兵以讨少诚,溵河、广利、五楼之役相次而败,尺地一级无得焉,未几怵韦皋之说,听贾耽之计,而复其官封,终其身不能臣也;
宪宗裴度而得李愬,由而得王士良,而得吴秀琳,由秀琳而得李祐,遂定袭蔡之谋而赤叛者之族,遂以德宗为稔寇,宪宗为成功,殊不知宪宗特贤于德宗耳。
《兵法》:「有役不再籍。」宪宗何预也?《丹阳集》卷七。